协会动态
马中超理事长在新能源论坛中讲话
发布时间:2012/11/19 9:10:09  作者:   阅读数:2670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在2012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 马中超
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相聚在浙江长兴参加此次2012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自行车协会,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界同仁,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行业的各方面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此次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电动自行车是我国的原创,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90年代实现商品化,且只用了短短十余年的时间,我们就“通过生产世界上超过95%的电动自行车而成为该行业的世界领导者”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电动自行车的绿色环保形象已成为广泛共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绿色中国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日益引发关注,应该说,电动自行车产业对降低石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交通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动自行车更因节能环保、物廉价美且适合城乡居民出行已广泛融入普通百姓的代步与运输等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即便是在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和不明朗”的今年,电动自行车行业产量、产值、出口以及资本走向等仍取得了良好成绩,成为当前整体低迷的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1-8月电动自行车产量为1240.7万辆,同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达22.53%;完成工业总产值338.3亿元,同比增长23.7%;出口则是量价额齐升,前8个月共出口46.9万辆,同比增长4.2%,平均出口单价和出口额涨幅分别为5.6%和10%。这说明,尽管目前全社会的保有量已超过1.4亿辆,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刚性需求和市场空间依然存在,2012年全行业的产量估计仍将保持在3000万辆高位震荡,销售也将突破2300万辆;我们理该为身处这样一个能真正贴近百姓需求的、生命力极强的民生行业倍感骄傲和自豪。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两轮车的骑乘将日益重要,电动自行车尤其是轻型电动自行车将在解决都市交通拥堵与降低碳强度的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事实上,行业在宏观层面已经收获了不少利好消息:国家有关部门不仅以法律法规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而且出台相关政策肯定、扶持、引导电动自行车的发展。9月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建城[2012]133号文,要求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9月17日,三部委再次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具体提出七大意见,并在第六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专门提到了电动自行车,不仅充分肯定了它在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更指出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考虑建设充电桩等设施。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行业在完成了初期市场积累、尤其是近几年来淋漓尽致的规模化发展之后,必然将进入新的时期,也必然将经历调整和洗牌,从而踏上产业升级之路。这几个月我们在天津、浙江、山东、江苏、河南、广东等地的调研,也印证了这种趋势:一线品牌产销总体平稳,甚至略有上升,二三线品牌则普遍下降,有的区域性品牌下滑幅度竟高达70%多。显然,电动自行车行业已进入高增长的后期,随着产能过于扩张、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整合和洗牌的力度还将加大。而在多轮次的兼并融合之后,未来行业将以板块集群和品牌集团的形式呈现出新格局:强者恒强、强者愈强,规模以上企业将浓缩到百余家,且以领军品牌企业、骨干企业、区域性强势品牌企业三大方阵逐鹿市场。与这一趋势相呼应的是,行业必须树立起精明增长理念和人文理念。所谓精明增长理念,就是不盲目、有节制的增长,是随着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以实现全行业和社会之间的协调为最终目的;人文理念就是行业要开放、包容,要彰显行业的文化魅力,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要把行业发展的注意力延伸到消费者对幸福的追求上,有意识地调整发展的方式,包括速度和方向。不能只站在自己行业的角度盲目追求规模,而要有大局意识,长远眼光,在社会上营造“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的氛围,在行业内统一“适度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正确选择与国家产业经济整体方向相符的发展模式。
决定行业未来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而这一关键能否实现的关键,却在企业。所幸的是,我们目前的品牌企业,尤其是行业十强企业,已通过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加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深化行业内部协作、形成上下游整车零部件“产、学、研”多层次专业化分工的协作机制等,越来越凸显其在促进行业理性成熟发展中所起的带头作用。我们更欣喜的看到,电动自行车行业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同兴共荣,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也正是基于此,中自协今年首次在业内开展了“零部件百强企业”评价,并成功推出了第一批企业。作为电动自行车“心脏”的电池的领军企业,天能的当选可谓众望所归。这个中国新能源电池第一品牌,入市25年来一直秉承“专业、专注”的宗旨致力于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始终保持遥遥领先行业水平。据我所知,天能在全面上市电动自行车硅胶电池之后,又进一步推出了高端产品稀土硅胶电池;此外,它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研发上也走在了前列,有效解决了行业前期锂电池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容量衰减快、高温性能差、鼓包、漏液等问题。世界经验表明,零部件业的发展是整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像天能这样的一批优秀零部件企业,我们的行业才得以实现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
优秀整车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顺应行业发展势态,由过去片面注重对产销量的追求积极转变为对品质、研发、管理、渠道、服务等软实力的诉求,并逐步树立起以“文化”为核心的企业发展观,带动和引导行业打造全新社会形象。如爱玛,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式将无锡工厂做成了“现代管理的样本”;比德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独树一帜,为业内称颂;绿源,在15周年庆典上宣布出资启动“源梦基金”,加大公益慈善活动的投入等等。与此同时,他们也都在深度思索如何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更好的“走出去”。就在一个月前,绿源、雅迪、立马等企业高层刚刚结束了他们在欧洲20天的考察;江苏奥斯也曾向我透露,他们计划在德国成立设计中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显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销售、研发、生产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电动自行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根本实现自身的“进化”,已被电动自行车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视为了必须达到的目标。行业能够拥有一支这样的队伍,是行业的宝贵财富,也是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电动自行车行业和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三化: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如何从市场需求和行业实际出发,积极围绕上述目标和趋势去思考、研发新产品,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一个长期课题。美国趋向专家丹尼尔·品克在《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一书中说:这个世界原来属于一群高喊知识就是力量,重视理性分析的特定群族——会写程序的计算机工程师、专搞诉状的律师、玩弄数字的MBA。如今,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我们正从一个讲求逻辑、循序性与计算器效能的信息时代,转化为一个重视创新、同理心与整合力的感性时代。”他强调了六种攸关未来有无前途的关键能力,而它们归根结底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与高体会。这是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也是对未来优秀企业的要求,更是对行业发展、创新、开拓的要求。让我们脚踏实地的从实做起,顺应感性时代的新要求,积极创新转型,共同开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新局面。